金秋时节,北京石景山首钢园内银球翻飞,全球目光聚焦这座由工业遗产蜕变而来的 “双奥之区”。作为 WTT 中国大满贯赛事的举办地,首钢园以 “冰乒转换” 的创新姿态,为首都职工打造了一场集竞技、文化、休闲于一体的 “国球盛宴”,让传统体育精神与现代城市活力在京西大地激情碰撞。
顶级赛事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
9 月 26 日至 10 月 6 日,来自 24 个国家和地区的 241 名顶尖选手在首钢冰球馆展开巅峰对决。近 7 万观众现场观赛,全球超 100 亿次传播量印证着这场赛事的国际影响力。赛事期间,场馆内外设置的 40 个服务点、418 名志愿者的贴心服务,以及优化的交通流线和 4637 个停车位,让职工群众在享受赛事的同时,也感受到城市治理的温度。
BG大游首钢园的工业遗存与体育元素的融合成为最大亮点。三高炉、“雪飞天” 等标志性建筑与现代化场馆相映成趣,大满贯公园的户外观赛区、互动娱乐区和美食市集吸引了 6 万游客。正如中国乒乓球队员梁靖崑所言:“场馆的灯光与布局让人热血沸腾。” 而 84 岁的国乒名宿张燮林更在现场见证了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全场大合唱,直言 “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”。
职工赛事搭建全民参与舞台
与国际赛事交相辉映的,是首都职工乒乓球赛事的蓬勃开展。2024 年,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 “奋进新时代 劳动创未来” 职工乒乓球赛吸引了 42 支代表队、近 500 名职工选手参与。赛事设置混合团体、男女单打等组别,并特别设立劳模组,让一线劳动者在竞技中展现风采。全国劳模许国富感慨:“乒乓球让我保持活力,更让我感受到‘永不言败’的精神传承。”
在石景山,职工们不仅能观赛,还能参与 “上山打擂台” 群众挑战赛。500 余名爱好者通过 “快乐乒乓” 大比拼,将国球精神融入日常健身。这种 “观赛 + 参与” 的模式,让体育赛事从 “观赏秀” 变为 “全民秀”,石景山假日旅游人次同比增长 62.52%,体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新引擎。
双奥遗产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
石景山以承办 WTT 赛事为契机,深化 “赛事 + 文旅 + 商业” 融合模式。国庆期间,西山八大处文化节、驼铃音乐嘉年华等 18 场活动同步上演,首钢园周边商业销售额增长 15.54%。赛事带来的 “流量” 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 “增量”,未来四年,石景山将打造国际体育赛事集聚区,持续擦亮 “双奥之区” 金字招牌。

正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区长李新所说:“从冬奥福地到乒乓圣地,首钢园的每一次蝶变都在书写城市复兴的新篇章。” 当顶级赛事与职工体育同频共振,当工业锈带变身活力秀场,首都北京正以体育为媒,奏响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的时代强音。